000 前言-學習程式的起心動念

相信有許多人想學習程式語言的動機是「職涯考量」,
例如:轉職成為前端工程師、培養一技之長、提高收入,
當然也有為數不少的人則是意外接觸了程式,並且產生興趣進而學習。
這兩種動機並非二擇一,有更多情況為同時兼有,
差別僅在於實用動機或熱血動機的相對比例高低,
或者出現的時機先後。


而我自己也是在工作上一再碰觸到網頁、網站相關的事項,
才開始興起學程式的念頭。
這次趁著部落格寫文馬拉松的機會,
順便梳理過往生活經驗和起心動念,
也許哪天在學程式的過程中卡關了、想放棄了,
還能翻出這篇舊文章回顧一番,還能提醒自己莫忘初衷。

想要學習程式最主要的動機,如下:

1. 渴望把腦袋中的想法具像化,自己動手做出具體成果

2. 精確且有系統的了解網頁程式/網頁設計概念,進而能應用在行銷或工作中

3. 聽得懂工程師的語言,不再只是個小白

4. 藉此過程做為掌握新科技知識的入門磚,對於更前沿的科技術語不再鴨子聽雷




回顧
印象中,在國中時期曾初淺接觸過網頁製作的概念,
在學校的電腦課中,學習使用FrontPage做出簡易的網頁,
也模仿過其它網頁的部分內容,寫過幾行CSS。
那時完全不懂背後的理原,只知道複製一小段語法、改個色碼,網頁的文字顏色即隨著改變。

大學時期有過計概導論,學過C++,但當時完全弄不懂迴圈的邏輯,作業大部分都是抄同學的,改個變數名稱就交差,
考試也是低空飛過,
從那門課之後,程式在我的印象中成了很深奧的一件事,
也成為一種恐懼。


當時倒是有個插曲,
在大學第三年因好奇選修「電子商務架站實務」,
使用Ubuntu架站,過程也是狂抄老師上課的筆記,
按照流程用套裝軟體把商務網站起來,
整個過程雖然也是瞎子摸象,但也覺得有趣。
畢業之後自然也不當一回事,沒有再深入理解這整個過程,
學過的細節當然也都還給老師了。

唯一真實運用到程式的時期,是在研究所寫論文做數據分析時,
被學長姐逼著學習用R整理資料、分析數據,做出圖表。
前期的學習過程真的很痛苦,
但也慢慢習慣了程式語言裡的「敘事方式」,
例如:變數、陣列、物件、迴圈等基礎概念和用途,
同時也感受到程式的強大威力和助益,
數據的檔案容量比Excel更精簡、執行複雜或多檔案的運算更便捷快速。
自此對程式的恐懼感少了些、好感程度多了些,
和程式語言之間的距離,再拉近。

工作後,也沒有用到程式的機會,
卻因適逢網路行銷的盛行,一再碰觸到官網架構規劃、行銷頁面設計等工作任務,
即使大多數情況都是交給外包團隊執行,
也會因自己不懂相關概念,無從判斷外包團隊的專業程度到哪裡,
也無法分辨他們提供的建議或說法,是否真能符合我們的需求,
或是不知如何溝通、提出需求。
也因為一直出現這類卡關的狀況,成為心裡的疙瘩,
也一直想要把工作做得更好,
於是下定決心自學網頁前端,擴充技能和知識領域,
更期許在不遠的將來,
能夠使用HTML/CSS/Java Script嘗試寫出一些小玩意!

參加六角學院的馬拉松寫文挑戰,是個開端,
這1年會記錄工作和業餘自學的相關主題,
也期盼經由文章紀錄這些前進的足跡,
在點點滴滴的日子裡,逐步深厚更多元面向的能力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001 新手常用的3種程式編輯器